行走奔波在民間的設計師—曾令波
GDC 17 提名獎、評審獎 / 首屆中國匠人大會“創新匠人”獎 / 吳曉波頻道“奇葩匠人” / 中國(北京)文交會“杰出機構”獎 /2017年度 “深圳禮物”獎 / 2018成都金熊貓獎 / 倫敦-中國生活方式品牌展 / 米蘭設計周/深圳設計周-粵港澳大灣區設計展 / 北京國際設計周 / 首屆西班牙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與工藝美術系列展 / 紐約 -深圳國際文化周暨國際形象推介展 / China TDC 文字設計在中國 / GDC 17 平面設計在中國展
機器永遠不會因為某個線條的不完美而沮喪
工匠的孩子傳承了老父親的手藝,從手握畫筆鼠標的設計師到與木頭機器打交道的“曾師傅”,一腔熱血行走奔波于民間,嘗試把傳統手藝和現代設計對接,用新的品牌建設思路,鑄造更有設計價值的民藝文創作品。也是沿著這個思路,“曾師傅”和他的朋友們創辦了民藝協同體“慢物質”,致力于中國原生文化的價值保育及可持續發展。
關于“慢物質”
曾師傅:在2012年,從業10年的時候我開始認真反思自己這些年走過的路,傳統設計服務行業越來越不樂觀,就覺得是時候做出一些改變了。過去的10年,整個設計界的生態正在重建,很多東西正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消失:曾經我們夜以繼日刻苦掌握的能力正在失去用武之地。這個世界為什么需要設計?新的時代需要什么樣的設計?除了服務費、設計的價值還可以怎么去實現?這樣的問題比一百個優秀的設計作品更重要。這種情況下,換一個新的領域,自己做產品、按自己的想法來打造品牌、嘗試用設計去影響更多的人,這是一個很大的誘惑。
“慢物質”部分作品合集
曾師傅:在寬泛意義上,慢是一種可以完全自定義的、舒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狀態。對我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研制產品所持的態度,以及對物、對人與物之間、以及對我們本身的另一種審視角度。
作品《筆墨方-懷袖》制造過程
另外,“慢”還意味著,我們思考的出發點,并非僅僅是當下,一個品牌或公司的快速發展,而是希望放在更長的時間軸上來思考,一個傳承了數百上千年的文化符號,在新的時代里怎樣跟我們的生活發生關系,實現對接。我們想去創造這樣一種能引發人們用不同的節奏感來思考與體驗的東西,所以才有了“慢物質”。
作品《筆墨方》制硯過程
上品老工:您當初創立“慢物質”是希望能夠讓人們慢下來,那您怎樣看待如今這個節奏愈來愈快的智能化社會?曾師傅:社會越來越進步,這是不爭的事實。所謂節奏快,也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一個全面智能化、甚至虛擬化的時代,應該也是必然,我很慶幸能親歷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變革時代。而我們所謂的慢,并非希望重新回到過去,更多是指一種篤定、踏實的存在狀態,在此狀態下,有機會思考更多的東西。在一個飛速變化的時代,也需要慢慢想一些事。
作品《筆墨方》制筆過程
關于“文創”
上品老工:文創與產品設計的界線在哪里?文創的未來又在哪里?曾師傅:文創可能更多是一種創作類型,而不是指向產品類型。通常我們說,基于特定文化要素,用創意的方式對其進行新的詮釋或表達,并與具體的產品形態進行結合,這樣的產品大家叫做文創產品。這里面反映了兩個問題,第一,文化要素和創意表達,兩者同時存在。第二,市場端,消費者很可能是在為“文化”買單,而不是在為一個“產品”買單。所以我覺得文創的提法只是階段性產物。是當下全行業都異乎尋常地關注“文化自信”導致的結果。這并不健康。最終市場需要的是好的產品,至于他是否文化,或者是否創意,并不重要。
作品《財源滾滾》雕版滾筒印刷工具
曾老師:這也是上一個問題的延伸。如果市場是在為所謂的文化符號買單,那么,創作者就不會在產品本身上投入太多精力,不會去深入思考產品本身的形態、功能、使用場景和使用體驗。所以我們看到很多所謂“文創”產品,最終都是拿一張圖,找一個現有的通用產品模子直接貼上去。這并不是不可以,它也有它的價值和意義,但不應該是主流。
作品《筆墨方》
上品老工:目前市場上好的文創產品普遍存在價格貴銷量差的問題,您是如何應對這個問題的?曾老師:多數文創團隊都是體量非常非常小的品牌。實力不夠,意味著你的產能、銷量會被局限在很小的數量級,自然無法對供應鏈達成有效把控,產品成本居高不下。這是價格高的主要原因。至于銷量差,一方面是嚴重缺乏性價比,另一方面是市場對文化創意產品的理解力和消費力還有待提高,還有一方面是,從業者多數都是設計師背景,對一線消費市場的洞察能力不足。我覺得這是一個學習和突破的過程。找準方向,在確保為市場提供好產品的同時,不斷優化供應鏈,同時盡量補全市場營銷及整盤運作能力。除此之外我不覺得還有更好的途徑。
作品《筆墨方》
關于“曾師傅”
上品老工:您生在匠人之家,走上“民藝復興”這條路是因為骨子里對藝術的追求和家庭熏陶的原因嗎?曾師傅:我父親是一個典型的傳統木匠,在我的老家享有很高的聲譽,人們叫他“曾師傅”。我小時候貪玩,也會試著像父親一樣用工具做一些東西,多是陀螺、刀劍之類的玩具。從這一點來看,這種成長經歷最大的好處是,此后對手藝有先天的親近感。
傳承—“曾師傅”二代
他的木匠生涯在80年代后期,被現代木工機械系統終結。之后他不得不改行做了鐵匠。我的少年時代則是在給他當鐵器加工助手的工作中度過的。但近100年的工業化浪潮,對整個社會秩序的改造來的太快,很多老行當的演變速度還保持著幾百年來固有的節奏,跟不上外部世界的變化。所以有時候我們覺得很多昨天還存在的手藝,一夜之間就看不到了。我覺得除了供需錯位,缺乏創新力和品牌思維,與時代脫節,是重要的原因。剛好我具備一些這樣的能力,那么去嘗試把傳統手藝和現代設計對接,用新的品牌建設思路,應該有機會創造出一些不同的東西吧——至少可以做一些有意思的產品。
作品《筆墨方》制筆過程
上品老工:由設計師轉型為手藝人,在這個轉型過程中您設計師的身份是否給您帶來了一定的幫助?或者會不會有局限的地方?
曾師傅:最顯著的優勢是系統建設的能力,另外,思考力的優勢,讓我們更深入地思考一個產品或一個品牌成立的前因后果。手作是一個很有趣的狀態,手作產品及手作過程,都具有溫度感,但多數手作者在產品開發及品牌打造上的力量是缺失的。
慢物質手藝人群落
過去的十余年,我及我的合作伙伴們,一直從事商業設計,為大大小小的企業提供品牌咨詢服務。自創品牌開發產品,是將過去十多年的設計行業從業經驗,在一個具體的品牌及產品上進行一個集中的印證。涉及的專業,其實是一個相當完整的品牌建設內容。另外,因為本職是設計師,對自身的審美修養,及產品敏感度有更高要求,這很直接的影響了自創品牌的審美取向及單個產品的縱深化開掘。
作品《財源滾滾》雕版滾筒印刷工具
謝謝這個美好的時代,及過往年代我們所從事的、曾經看起來很苦逼的職業。在新的時代里,媒體壟斷的局面被打破了,品牌建設變得比以前要容易很多。設計出身的創業者,有機會將一個事情從品牌的方式慢慢打造,結合當下的傳播方式進行價值輸出,產生更系統的推進,輸出更大的能量??缟矸?、跨領域的產業發展趨勢,也讓這種創業有機會走得更遠。
作品《財源滾滾》雕版滾筒印刷工具
但同時設計師做產品也有先天短板:從做設計到做生意是完全兩個領域。對大部分設計師來說,從設計方案到落地產品、再到常態運營之間,是一個漫長的盲區。供應鏈、成本、利潤乃至團隊、績效這些東西都是大坑,得一個一個的填平。
依然得益于這個時代的傳播紅利,在品牌創立的初期,可以集中精力打磨產品,通過很低的傳播成本去實現推廣銷售。并在這個過程中組建更專業的團隊,慢慢實現從工作室到企業化的升級。
年畫刻制
上品老工:知道您為了筆墨方這個作品,與多位設計師和手藝人一起歷時1整年,精益求精,是什么讓您堅持這種“匠心”的?曾師傅:筆墨方是整個團隊的共同成果。對現代人來說,傳統筆墨紙硯已經有些遙遠了,想深入進去做一些又不叛經離道、又不只是一味照搬古人的產品,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所以這個項目一開始都深入各地進行了全面考察,后期開發過程中也不斷遇到問題,非常折騰。
制作作品《筆墨方》行走路線
作品《筆墨方》制紙過程
設計上,跨材質的多工藝設定及前所未有的造型,在制作上無疑給自己挖了多重的坑——要設計感,要標準化,還要把工藝做精——就得面對各種前人沒遇到過甚至暫時無解的難題。最終在視覺上做到了減法,而在制作成本上卻是加法。
作品《筆墨方》
最終看來,這種努力是值得的。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傳統器型,在它所處的時代其實多數都是非常創新的作品。和舊時文人相比,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場景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果筆墨紙硯依然被需要的話,那么,它顯然也需要有新的形態。我很開心我們完成了這一步。
作品《筆墨方》
上品老工:能否分享一下您創作生涯中最難忘的一次創作?
曾師傅:慢物質還有一個另外的團隊,在做錫相關的事情,這個團隊的品牌叫“錫木作”。圍繞錫木作開展的所有事都非常好玩。
慢物質-錫木作《見方》
錫是一種很小眾的材料,過去一般用來做茶葉罐。但現在很多人做的錫茶葉罐已經很難看了。我們嘗試用一些新的方式去研究錫,比如把它澆灌在木頭縫隙里,把它融在水里讓它爆炸,以及裁成錫條進行編織等等,這讓我們解鎖了錫的非常多的可能性。這些嘗試幾乎都是開創性的。
慢物質-錫木作《見方》
上品老工:您平時的創作靈感從何而來?能否簡單舉一個例子曾師傅:我好像很久沒有出現過“找靈感”這件事了。多數時候都是在找解決方案。投身這個行業之后,整個人都處于吸收狀態,不斷的想做好東西,想做更好的東西。所以創作的動機隨時都在發生,但如何把一個動機延展成可以落地的實際產品,這個需要花費更多精力。有些產品概念,兩三年了,還停留在樣品階段,要么是設計不成熟,要么是工藝不成熟,但我們自己都很清楚,總有一天會做出來的,這比“缺靈感”更麻煩,但也更幸福。
慢物質-錫木作《彌生》
上品老工:如果作品被人批評,您會以什么心態對待?堅持自己的想法還是考慮換個思路?曾師傅:有些作品或初始的創作思路,自己心里很篤定,知道它是好的,所以會毫不猶豫地按照自己最理想的方式做下去。也有一些作品并不那么好,它當然會被批評,我們也虛心接受。我覺得一旦一個團隊有了強大的內心驅動力,外界的評價,很多時候都不太重要,因為你自己會比任何人都知道這件事厲害的地方在哪里,漏洞在哪里,所以被贊揚或被批評,應該都會在預料之中。
作品《月光》
上品老工:您怎樣看待中國設計業的前景?會如何走向?曾師傅:我對傳統的設計服務業已經不太了解了??偟母惺苁?,現在大家說起的“設計”,和我當年剛出道的時候,人們說起的“設計”,很不一樣了。飛速進化的甲方提出了越來越多樣化的設計需求,大部分停步不前的設計師或設計機構會,會很吃力。市場會催生出新的設計生態,在這個生態里,設計不是簡單的賣稿賣稿那么簡單了,設計師的專業能力會變得更綜合,甲乙雙方的關系也會變得更多元,整個市場對設計價值的認可度會越來越高——前提是,你能通過設計,真正為客戶解決深層次的問題。
作品《筆墨方-懷袖》
曾師傅:繼續折騰。和更多的伙伴們一起,做更多的好產品,并把它們開開心心賣掉。人生中的這一頁還沒翻過去,還有許多事情要做,把該做的、想做的,都做了再說。也許有一天突然就不想做了,那就意味著可以翻頁了。